close

10525597_719437754796115_3475061414528284261_n  

白米、麵食、玉米等澱粉類食物,是我們最常接觸的主食,但醫界和營養學界卻發現,吃錯澱粉,是造成肥胖、糖尿病的元凶,甚至有致癌風險。 國際權威醫學報告指出,吃錯澱粉得糖尿病的機率多45%,全台已有168萬人罹患糖尿病,10年間還大增65萬人,甚至有100多萬人得病還無感,顯見「醣」中毒已是全民健康危機。 過去一向被視為低風險的澱粉,到底有什麼你我看不見的陷阱?

● 不吃垃圾食物就沒事?
長期只吃麵包果腹 竟吃出糖尿病

55歲的黃志誠非常愛吃饅頭和麵包等麵食,一個禮拜下來,幾乎有五、六餐是以麵包為正餐。尤其是經常一忙就錯過午餐時間,等到下午三、四點鐘肚子很餓了,就吃波羅麵包果腹,竟吃出糖尿病!

一般人都以為白米飯、麵包等澱粉食物,可以不用像對甜食、脂肪一樣地忌口,但毫無節制地吃澱粉,卻可能提高罹患糖尿病的風險。

而糖尿病真正可怕的是,在於其引起的併發症。「試想,血糖一直居高不下,就像血管泡在糖水中,泡久了就會壞!」,小血管受傷,會引起末梢神經或微血管病變,例如眼底視網膜剝離(嚴重會失明)、足部感染(嚴重得截肢);大血管受損則會引起心臟病、腦中風等疾病。另外,由於腎是專門處理過濾血液中的老舊廢物,因此高血糖會讓腎臟功能受損,甚至出現腎衰竭。

● 糖尿病高居國人第四大死因

根據衛福部去年的統計資料,糖尿病已高居國人第四大死因,更令人擔憂的是,統計有高達四成的糖尿病患者,得病卻還不自知而沒有就醫,推算回來,等於有一百萬名台灣人並不知道自己已經罹患糖尿病。

● 不須刻意少吃澱粉,留意奶類、水果別過量 

其實健康飲食仍不脫『均衡』二字!以營養學角度來說,並不主張澱粉要被苛刻地限量,畢竟醣仍為重要能量來源。另外,人體中的醣,也有部分從牛奶、水果、甜食甚至是蔬菜取得,因此不能一概把醣過量歸咎於澱粉,注意減「醣」以外,也要留意奶類、水果、甜食不能過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umamisoupmaster 的頭像
    umamisoupmaster

    【煲湯媽咪】幸福部落格

    umamisoup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